奴卡菌病
2018-05-15 16:03:15 来源: 作者:李娜 【 】 浏览:4402

奴卡菌属于放线菌。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偶为肉芽肿性疾病。

症状体征

1.肺奴卡菌病  约占75%,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呈小叶或大叶性肺炎。转为慢性者,可如肺结核表现,初有干咳、无痰,继有黏脓痰,痰可带血,如形成空洞,则可咯血,常伴发热、盗汗、胸痛、消瘦等症,体温达38~40℃,波及胸膜可有增厚胸腔积液或脓胸,穿破胸壁成窦道,也可波及腹腔内脏而致血源播散。

2.脑奴卡菌病  约1/3患者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多因肺部感染,少数为原发,侵犯脑致脑膜炎,侵及脑实质则为多发性脓肿或融合成大脓肿,致脑膜刺激征或占位性病变,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规则发热、乏力、抽搐、麻木、偏瘫、颈强直、视力障碍、神志不清、视乳头水肿、瘀血、周围白细胞数升高等。

3.播散性奴卡菌病  常由肺部病灶血行播散全身。肾是仅次于脑的常见受累部位。也可致心内膜炎、心肌和心包炎。肝、脾、肾上腺、胃肠、淋巴结、肋骨、椎骨、骨盆和关节常可受累,而胰腺、甲状腺、眼、耳、脊椎、垂体及膀胱较少受累。

4.皮肤奴卡菌病  常由植物刺伤皮肤病原菌入侵而发病,亦可由胸壁或肺部病灶扩展而来。臂部可呈链状皮下结节,称孢子菌丝病样奴卡菌病,亦可呈脓肿、慢性窦道或疣状皮损,似皮肤结核,有时可呈水疱性或坏疽型皮肤奴卡菌病,初为疼痛的皮下结节,表面皮肤呈粉红色,后速扩展并溃破,边缘不规则且向内陷,其上有黏性黄白色脓液。

本菌有时亦可引起足菌肿,其临床表现与放线菌或其他真菌引起的相似。

发病机制

病原菌多经外伤进入皮肤或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然后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或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脑、肾或其他器官。

病理病因

病原菌以星形奴卡菌和巴西奴卡菌多见。后者致病力强,可引起暴发流行。本菌属的共同特征是菌丝纤细,直径 0.3~0.2μm,多弯曲如树根状,一般生长到10多小时开始形成隔膜,并断裂成长度不等的杆状、杈状细丝。革兰染色阳性,胞壁IX型,糖类A型,并含LCN-A类脂和奴卡菌酸,DNA中G C 含量为 60~70mol%。本属共百余种,广布于土壤,大多为需氧菌。

疾病诊断

肺部奴卡菌病应注意与各型肺结核、肺部真菌病、细菌性脓肿及肿瘤相鉴别。皮肤奴卡菌病需要与孢子丝菌病、皮肤结核和放线菌性足菌肿相鉴别。脑奴卡菌病应与脑部肿瘤、细菌性脑脓肿等脑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播散性奴卡菌病的鉴别诊断较复杂,关键在于警惕本病。

检查方法

微生物实验室检查:

病原菌检查:

1.直接镜检  取痰、脓液、脑脊液、组织块等先经消化,再离心集菌即可制片做直接镜检。

革兰染色可见细长、弯曲有分支的菌丝。

弱抗酸染色可见成团分枝状菌丝,对本菌与结核分枝杆菌有鉴别意义。

2.培养  取材接种于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特征,结合生理特征来进行鉴别。奴卡菌生长较慢的特点,特别是初代生长缓慢,在 37℃ 需氧培养下多数于 2~7d 内可生长为肉眼可见的菌落,但有时需 4~6 周,故对怀疑该菌感染的患者应告知检验科人员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及加强保湿,一般应至少培养 4 周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其他辅助检查:

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如肺段或肺叶浸润性病变,厚壁空洞,坏死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单发或多发性肺脓肿,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

用药治疗

首选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6~10g/d,至临床症状消退后6周,有播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应达到1年,亦可加用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以提高疗效。其他ST、磺胺甲噁唑(SMZ)亦有良效。急性期可加用链霉素1~2g/d,脑部感染可加环丝氨酸250mg/6h,脓肿或脓胸可行手术切开。如磺胺过敏,可改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族抗生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环丝氨酸等单独或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也很重要。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标本溶血的控制及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下一篇凝血七项的临床意义